淺談ABB DCS系統及Rosement 3051s FF儀表在甲醇制造業的應用
【摘 要】 本文闡述了DCS集散控制系統的現場總線在甲醇制造中的應用,介紹了ABB DCS系統及Rosemount 3051s現場總線儀表所具有的全數字化通信、分散控制、穩定性的優點,最后介紹了該系統下FF儀表的組態。 【關鍵詞】 FF(Fieldbus Foundation)現場總線基金會 DCS(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)集散控制系統 Industrial IT工業控制系統 FCS (Field Bus Control System)現場總線控制系統 一、DCS 系統簡述 自上個世紀80年代DCS問世以來,集散控制系統在近30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完善、成熟,并在工業控制領域中占主導地位。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。ABB DCS系統的典型結構是上、下位機系統及其通信網絡,上位機稱為操作站、工程師站或操作站與工程師站共用, 操作站實現控制系統的控制操作、過程狀態顯示、報警狀態顯示、歷史數據的收集和各種趨勢顯示及報表生成與打印等;工程師站用來對軟件組態、系統生成與下裝程序等。下位機稱為現場控制站,它也是一個小型的PC系統,除了CPU,存儲器,通訊卡等設備以外,還附帶有各種擴展卡件。現場控制站是對現場物理信號(包括開關信號,模擬量信號)進行實時采集并進行數據處理、控制運算,并將結果傳送到上位機;系統的網絡負責各種功能站之間的數據通信和聯絡。集散控制系統具有控制功能多樣、操作簡便、維護方便、可靠性高、便于與其他計算機聯用等優點,這也是它有別于PLC的主要原因之一。 二、FF 現場總線描述 現場總線技術是上個世紀80年代誕生的網絡通信技術,它不僅包含有過程控制信息交換,而且還包含設備管理信息的交流。通過現場總線,各種智能設備(智能變送器、調節法、分析儀和分布式I/O單元)可以方便地進行數據交換,過程控制策略可以完全在現場設備層次上實現,經歷十多年的發展,國際上成立了現場總線基金會(Fieldbus Foundation,FF),致力于開發國際上統一的現場總線協議。目前,使用較多的現場總線主要是基金會現場總線(FF總線)和PROFIBUS現場總線,應用現場總線技術可以將各種分布在控制現場的相關智能設備和I/O單元方便的連接在一起,構成控制系統,這種結構已經成為DCS發展的趨勢,FF的體系結構參照ISO/OSI模型的第1、2、7層協議,即物理層、數據鏈路層和應用層,另外增加了用戶層。FF提供兩種物理標準:H1和H2。本文介紹Rosemount 3051s現場總線儀表是基于H1過程控制的低速總線,速率為31.25kbps,傳輸距離為200m、400m、1200m和1900m四種。H2的傳輸速率可為1Mbps和2.5Mbps兩種,其通信距離分別為750m和500m。物理傳輸介質可支持雙絞線、同軸電纜和光纖,協議符合IEC1158-2標準。 三、甲醇生產的簡單介紹 以天然氣為主要原料,輔助二氧化碳加壓催化氫化制甲醇是目前工業上普遍采用的方法,以天然氣加二氧化碳為原料反應原理:3CH4 2H2O CO2→4CH3OH 典型的流程包括:原料氣制造,原料氣凈化,甲醇合成,初甲醇精餾等工序,整個工藝可以分為若干個工段:大氣壓縮,原料氣精脫硫,原料氣轉換工段,轉化氣壓縮,蒸汽制造,蒸汽冷凝,甲醇合成,初甲醇精餾,火炬,CO2制氣,引風機透平—潤滑油站,鍋爐給水—潤滑油站等工段。根據控制點可以設立兩個冗余現場控制站,DCS 結構圖如下:

甲醇生產控制系統設計為:上位機七臺,分別為工程師站,廠長室,調度室和四臺操作員站,其中四臺操作員站可以按工段來分配,比如說1#操作員站只能操作原料氣制造及相關輔助設備部分,2#操作員站只能操作原料氣凈化及相關輔助設備部分,如此類推,每臺計算機都可以顯示各個工段流程畫面,但只能操作各自工段的設備;下位機可設計為冗余的兩對現場控制站,以及安全保護系統站等。 四、ABB DCS系統及FF儀表在甲醇生產的優點 甲醇的制造危險系數是極高的,從工藝氣進入到管道開始,一直到精甲醇產品的生成,整個工藝所產生的物質都具有可燃性,生產過程復雜多變,并且生產環境帶有潛在爆炸危險,在這一領域中對基于現場總線的新型控制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: 1)、要有完備的防爆保護措施,以保證在爆炸危險環境中生產過程的絕對安全。 2)、系統本身要有很高的可靠性,以保證數據的可靠傳輸。 3)、對應“連續過程”這一特點,控制系統要有處理模擬數據的能力。 4)、所有現場設備可以在線插拔,而不影響系統的正常工作。 5)、系統實時加載穩定,通訊正常。 這就要求控制系統更加的智能化,靈敏化,以避免危險發生,一旦出現事故,也要把事故危險系數降到最低。ABB DCS系統設計具有極高的優越性,操作員站出現故障可以利用工程師站操作,工程師站和操作員站可以相互更換,保證上位機的可操作性,下位機做冗余設計,卡件可以即插即用,保證系統的穩定性,下設安全保護系統,增加了系統的靈敏度,等等諸多優點,加上 FF總線儀表的使用使DCS變成新型的全分布式結構,把控制功能徹底下放到現場設備,依靠現場智能設備本身實現基本控制功能,即使上位機和下位機出現故障,只要通訊正常,就能維持現場儀表(FF儀表)的正常工作,擺脫了儀表本身對于系統的依賴,而且組態參數更改后加載不會引起資源中斷(除非更改變量名,也就是更改了數據庫),保證了系統的穩定性。系統結構圖如下:

五、 系統組態 程序組態使用ABB Industrial IT下Control Builder F V7.1或以上版本,否則會不支持FF協議而無法組態。組態步驟: 1)、打開CBF程序,建立以yanshi 為程序名的程序

2)、組態硬件結構:先指定資源,再插入相關的卡件:電源模塊SA801,以態網卡件 EI803,FF/HSE模塊 FI840。

3)、HSE 硬件組態 先通過“庫”導入相應的HSE性能文件后,可以在庫里找到相關的設備性能文件,如圖所示

再通過插入硬件即可,最后需要在協議對象里設置I/O信號,但要注意的是I/O編輯菜單里有使用(英文Usage)選擇方法是:顯示儀表要求選擇“FF→EIC61131”,可以理解為FF現場總線符合國際電工委員會61131協議,控制儀表要求選擇“EIC61131→FF”,可以理解為現場的儀表要接受H1送來的信號,定義標簽,設置數據類型,信號起止,要注意的是FF信號只能唯一。

定義信號源:信號源優有H1和HSE兩種,現場儀表是采集數據輸送到系統,則源于H1,反之是源于HSE輸送到現場儀表,對應于FF與EIC61131。

4)、現場儀表的組態 先要往庫里面導入儀表的硬件識別文件后才能找到相關的儀表設備,再在H1鏈接下,插入儀表,儀表的IP地址會自動從20開始排列。

總線地址可以更改,理論上一根總線上可以掛15塊總線儀表,但出自電源符合及通訊考慮,最好不要超過12塊比較穩定。儀表設置優化,H1設定“建議”優化,以上數據除灰色背景數據不能修改外,其他數據都可以修改,但采用建議數據最優,這一步很重要,涉及到儀表內部的參數設置。

然后在H1 鏈接里插入功能塊應用圖,通過連接的設備找到相關的儀表,每塊儀表在下拉菜單里找到用戶要使用的功能塊,對應的儀表連接到對應的FF信號,要注意:1、FB庫里的功能塊非儀表內部功能塊,所以不能使用;2、儀表功能塊只能使用一次,也只能在本儀表里選擇導入,每個功能塊導入以后自身會變成灰白色。

五)、儀表功能塊的組態 儀表功能塊的設置要選擇儀表,找到其功能塊,對功能塊進行參數設置,一般要設置量程,單位,功能塊類型等,Rosemoun 3051s現場總線儀表的功能塊的類型很多,有源功能塊(Resourece Block),傳感器功能塊(Tancducer Block),功能功能塊(Function Block)。源功能塊只有一塊,設置設備類型:3051 Pressure或3051 Tempreture等,對應選擇“關聯”參數11。

傳感器功能塊有三塊,主要作用是設置傳感器功能類型,主要參數有:傳感器量程范圍設置,單位設置,表頭顯示參數的設置,報警點的設置等。

功能功能塊設置通道功能,測量壓力,溫度等。 六、程序加載 程序檢查無誤后,在聯機調試狀態下加載程序,先對HSE鏈接設備初始地址指定,再加載設備即可,如果對單塊儀表進行參數更改后,可以只對單個儀表加載而不需要對整個HSE 加載,這樣可以減少對系統的影響,加載后,在功能塊里可以直接通過鼠標連接,看見實時采集到的數據,但要注意的是每次修改傳感器功能塊參數時,先要把功能塊選擇“服務無效”(Out Of Service,OOS)此項選擇“√”,再更改參數,加載后,在線取消“√”即可,這樣更改的原因是儀表本身<< p="">

提交
超越傳統直覺,MATLAB/Simulink助力重型機械的智能化轉型
新大陸自動識別精彩亮相2024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
派拓網絡被Forrester評為XDR領域領導者
智能工控,存儲強基 | 海康威視帶來精彩主題演講
展會|Lubeworks路博流體供料系統精彩亮相AMTS展會